5.1黑料,51 ,吃瓜网|51 吃瓜_51 吃瓜 app推荐
網(wǎng)站首頁
就醫(yī)指南
預約掛號
就診流程
專家出診
名醫(yī)風采
名科薈萃
醫(yī)保政策
交通指南
九院風貌
醫(yī)院概況
發(fā)展歷程
公示公告
院務公開
科研教育
科研平臺
科研成果
繼續(xù)教育
教育基地
進修管理
九院文化
核心體系
黨建園地
久苑報
愛心聯(lián)盟
健康科普
招標信息
信息發(fā)布
招標項目
中標通告
科普園地
九院精術
健康科普
九院精術
當前位置:
九院精術
>> 九院精術
腳后跟疼,警惕這一疾病!康復醫(yī)學科治療有妙招
如果把人比成自行車,那人的雙腳無疑就是自行車的雙輪,在人生的道路上車子行久了,雙輪自然會磨損、老化。于是,便出現(xiàn)了一系列的問題。
60多歲的王大媽,平時熱愛運動,常和朋友們一起跳廣場舞、爬山等,退休生活多姿多彩。近兩日,卻因為足跟痛,坐立難安,經(jīng)朋友推薦,來到我院康復醫(yī)學科王駿主任的專家門診就診,診斷為“足底筋膜炎”。王主任為其制定了詳細的治療方案,經(jīng)過系統(tǒng)的康復治療與鍛煉,王大媽足跟痛的癥狀明顯減輕,眉宇間又恢復了往日的輕松。
一、你了解“跟痛癥”嗎?
“跟痛癥”也叫足底筋膜炎,解剖上也稱為跖腱膜。
跖腱膜解剖示意圖
它起于足跟脂肪墊深層,在其向遠端移行過程中逐漸淺行至皮下,沿著足縱弓易觸及。
跖腱膜觸診
一只手向上牽拉我們的足趾和踝關節(jié),另外一只手沿著足跟向腳趾緩慢滑行,摸到條索狀的的腱性組織就是跖腱膜。
它是我們腳底一層厚實的纖維組織,也是腳底重要的解剖結構,維持足弓形態(tài),在步行和運動時為足部提供彈性以減輕震蕩,以便足部更好支撐身體。
足底筋膜炎的成因:長期超負荷受力,導致足底筋膜損傷,進而出現(xiàn)疼痛和炎癥反應。表現(xiàn)為足跟部疼痛,走路時加重。例如,長時間走路、登山、爬樓梯、跑步、跳高等活動。
二、“跟痛癥”常見癥狀
最常見癥狀是足跟的疼痛與不適,壓痛點常在足底的足跟處,且疼痛持續(xù)存在。晨起時疼痛感覺明顯,尤其是下地步行的第一步,會產(chǎn)生劇烈的疼痛感,有時步行一段時間會疼痛減輕,但行走過度疼痛感又會加劇,嚴重患者甚至連站立休息也有疼痛感。
三、“根痛癥”治療方法
1、休息:一旦疼痛產(chǎn)生,就盡可能多臥床或坐位休息,主要目的是減少足部的負重,避免繼續(xù)刺激足跟疼痛部位;
2、物理因子治療可增強組織的再生能力,改善足跟的疼痛:冰敷10-15分鐘,4-6次/天(圖4);超聲波治療10-15分鐘,1次/天(圖5);中頻脈沖電治療20分鐘,2次/天;微波治療15分鐘1次/天;沖擊波治療3-5分鐘,1次/周(圖6);蠟療30分鐘,2次/天;
冷敷
超聲波治療
沖擊波治療
3、足底貼扎:促進足底肌肉正常化、改善筋膜和肌肉功能、緩解足底筋膜疼痛;
足底筋膜炎簡易貼扎
適用跑步者足底筋膜炎的貼扎
4、徒手放松足底筋膜:足底涂抹適量身體乳、扶他林軟膏或者按摩精油,沿著足底筋膜方向緩慢推動,并按摩,緩解足底疼痛;
徒手放松
5、使用矯形鞋墊:改變足底生物力學,減輕足底筋膜承受的壓力,長期佩戴用于緩解足跟疼痛。
四、日常訓練和保護
1、踝關節(jié)屈伸(踝泵)訓練(圖12):增強踝屈伸肌肉力量,10-20個,4-6組,2次/天;
2、足趾抓握訓練(圖13):增強足抓地力量,分擔足底筋膜在步行時的負荷,10個,4組,2次/天;
3、足底筋膜放松訓練(圖14):網(wǎng)球或棒球至于足底,前后滑動,放松足底筋膜,緩解疼痛(滑動時不接觸足跟)10-20個,4-5組,4-6次/天;
4、足底筋膜牽伸(圖15):坐位,將腳趾和踝關節(jié)向膝蓋方向緩慢牽伸,目的也是為了放松足底筋膜,10-20下,30秒,4組,2次/天;
5、避免穿平底鞋,女士少穿高跟鞋,平底鞋沒有提供很好的足弓支撐,緩沖減震效果大大減弱,高跟鞋同樣加重了足底筋膜的負荷,增加足底筋膜炎發(fā)生的機率。
(通訊員 李翔 宣傳科)
拇指缺失急煞家人,小兒骨科示指拇化改善功能
眾所周知,拇指功能占整個手部的40%——50%,如果拇指缺失會嚴重影響手部的功能,不能實現(xiàn)手部捏、握、抓、持等動作。
日前,一名拇指缺失的兩齡童在我院小兒骨科接受了示指拇化手術,術后拇指內(nèi)收、外展、屈曲、伸直、對掌、對捏等功能均得到重建,并給手功能的發(fā)揮和發(fā)育提供了良好的環(huán)境。面對手功能明顯改善的孩子,父母親感激萬分。
“我家孩子2歲,出生時左手就只有4個手指,你看看有什么辦法?”2月2日,我院黨委書記芮永軍的門診上來了一位焦急的母親。芮書記安撫好急切的家屬后,仔細檢查了小朋友的手指缺損情況。原來,患兒拇指發(fā)育不良,為先天性手足畸形中的一種。而根據(jù)拇指解剖結構的異常程度和外觀,拇指發(fā)育不良可分為5種類型,這名患兒屬于最嚴重的V型,即拇指缺失,目前示指拇化術是公認的治療嚴重拇指發(fā)育不良的經(jīng)典術式,聯(lián)合虎口成形,使手部外觀更加接近正常。患兒家屬當天就決定住院接受手術治療。
手術前
我院小兒骨科團隊在芮永軍書記的帶領下,術前進行了精細的手術方案討論,從切口設計、截骨角度、重建拇指長度、功能重建各個方面?zhèn)€性化為小寶寶制定了手術方案。由于孩子血管細,分離及縫合復雜,手術麻醉風險大,配合程度低,臨床護理困難,術后容易出現(xiàn)壞死。手術團隊迎難而上,手術獲得成功。
手術后
主治醫(yī)師印飛介紹,一方面,學齡前兒童由于其特殊的社會性,在出現(xiàn)手部組織缺損或畸形后,有可能受到同齡兒童的嘲笑、排斥、孤立,會承受較大的心理壓力,也有可能因受傷產(chǎn)生負面自我評價;另一方面,拇指占手部功能的50%,拇指發(fā)育不良嚴重影響手部抓握及對捏功能,拇指抓握功能9個月開始發(fā)育,1-2歲開始發(fā)育對捏功能,3歲前手部發(fā)育基本完善,因此,拇指發(fā)育不良宜早手術治療。
就在10多天前,一名6歲的孩子左手大拇指少了一節(jié),也是在我院接受了腳趾再造大拇指。醫(yī)生們術前對皮瓣進行仿3D打印的設計,測算準備切割的面積后在腳上畫圖,本著“缺多少補多少”的想法,從大腳趾末節(jié)連著骨頭、趾甲、軟組織、神經(jīng)、血管一起切下移植到拇指上。
手術前
手術后
我院小兒骨科副主任林偉楓提醒,重建的拇指如果發(fā)育不良,外形始終難以正常化,功能重建始終無法做到正常,且手術次數(shù)多,費用大,最重要的是重建的“類拇指”,不但沒有正常的拇指功能和外形,更占據(jù)了原本拇指的位置,也錯過了示指拇化后功能重建和發(fā)育的最佳時期,導致整只手的功能甚至不如術前。因此,要做到“全形再造”,需要到專業(yè)機構接受術前精密手術設計、精湛顯微縫合技術、圍手術期專業(yè)護理才能實現(xiàn)。(宣傳科 通訊員 印飛)
小小棗核釀大禍,普外科團隊巧取出
俗話說,“日食三棗,長生不老!”,棗一直都是男女老少,皆喜愛的保健食品,這么好的保健食品也會有隱藏危險?小久醫(yī)生提示,食用棗時需細嚼慢咽,一定勿把棗核吞下,以免造成腸梗阻、消化道穿孔等嚴重后果!
前不久,60歲的張叔叔在家中食用紅棗粥,不小心誤食了一枚棗核。起初并無明顯身體不適,但當天夜里,張叔叔出現(xiàn)臍周陣發(fā)性疼痛不適,伴惡心嘔吐,以為只是小毛病,根本沒往誤食的棗核上想,自覺緩緩就好。誰知第二天下午,張叔叔的腹痛情況一點沒好轉,反而逐漸加重,出現(xiàn)了反復惡心嘔吐的情況。盡管沒出現(xiàn)發(fā)熱畏寒、腹瀉、嘔血、黑便等特殊情況,但張叔叔還是趕至我院急診科就診。急診予查腹部CT提示:小腸內(nèi)高密度影,呈梭形,小腸周圍伴有炎性滲出。
“這個異物看著像是‘棗核’,張叔叔你這兩天吃棗子了嗎?”值班的普外科侍書成醫(yī)師趕緊問患者。“昨天喝了一碗紅棗粥,不過煮粥時放的紅棗,核我們沒有事先去掉,難道罪魁禍首是紅棗核?”“結合您的進食情況和CT表現(xiàn),我們考慮您的小腸內(nèi)異物是棗核的可能性很大,且您的小腸已經(jīng)有炎癥滲出表現(xiàn),不排除后期棗核刺破腸管需要手術治療的可能。您先別緊張,咱們可安排先住院觀察治療”。張叔叔入院后,普外科醫(yī)護們在科主任宋國權的指導下,為其予以禁食、抗感染、營養(yǎng)補液治療。住院后第二天,再次復查腹部增強CT提示:腹腔內(nèi)游離氣體,故考慮患者小腸內(nèi)異物伴小腸穿孔。
在和張叔叔及其家屬充分溝通后,宋國權主任醫(yī)師立刻決定在全麻下急診行剖腹探查術。術中探查見患者小腸表面一約5mm穿孔,腸管充血水腫明顯、表面膿苔附著,腹腔內(nèi)膿性積液,同時觸及小腸內(nèi)一枚異物,長約2.5cm梭形異物,考慮為患者誤吞的棗核,故于穿孔部位取出棗核,同時行小腸穿孔部位修補術。在麻醉團隊的配合下,手術十分順利。術后,張叔叔情況平穩(wěn),且逐漸恢復了胃腸道蠕動功能,可下床自行活動。
棗核造成腸穿孔的原因:由于棗核個頭大,而且兩端尖利,在狹窄的腸腔里移動困難,加之腸道蠕動收縮,一旦被卡,非常容易引起消化道穿孔、出血、感染等。
普外科主任宋國權介紹,其實臨床中不僅遇到過誤吞棗核引起的胃腸道穿孔,其他異物如碎骨頭、魚刺等也常有出現(xiàn),一些小異物誤吞后可能會隨著糞便排出體外,但有些異物則有可能會引起胃腸道損傷、甚至穿孔。提醒大家,平時要養(yǎng)成良好的進食習慣,細嚼慢咽,切勿“囫圇吞棗”。
此外,老年人由于口腔敏感性差,再加上佩戴假牙,易誤吞棗核。所以在吃棗時盡量將棗核剔除掉,更不要著急吃棗及三心二意吃棗。兒童則盡量選擇棗片、棗泥替代。若誤吞棗核,不能使用如吃饅頭、喝醋等方法強向下吞咽,可能會將異物推得更深,且過濃的食醋可能損傷食管黏膜。如拖延就診,易出現(xiàn)消化道穿孔、出血、感染等并發(fā)癥,甚至危及生命。請廣大市民出現(xiàn)誤吞情況務必及時就診,以免延誤病情。(通訊員 侍書成 宣傳科)
“前足畸形”變形記,重啟老人幸福晚年
“感謝許主任團隊的精湛技術和足踝外科護士們的精心護理,我母親終于能夠像正常人一樣行走和生活,再不用忍受病痛的折磨,也能憧憬一個幸福晚年了!”近日,劉奶奶的子女緊緊握住我院足踝外科主任許亞軍的手激動感嘆。
患病二十余載,晚年生活多煩憂
76歲的劉奶奶雙側足部畸形疼痛已20余年,期間她曾多次赴鎮(zhèn)江、南京、上海等多家醫(yī)院,做了三四次手術,但每次手術后效果都不理想,對劉奶奶的晚年生活造成了嚴重影響,她精神近乎崩潰。其子女過多方打聽后,帶著劉奶奶慕名來到我院足踝外科許亞軍主任門診尋求進一步治療。
在聽完劉奶奶的訴求后,許主任立即為其進行詳細的專科查體,顯示結果:左足1-5趾外翻畸形,足背可及陳舊性手術瘢痕,拇趾跖趾關節(jié)及趾間關節(jié)僵硬,跖側異常骨性隆起,壓痛明顯;2-4跖趾關節(jié)背伸,趾間關節(jié)屈曲,主被動活動受限伴疼痛,第5趾萎縮,局部壓痛明顯,足跟足底壓痛;右足拇趾外翻旋前,可及陳舊性手術瘢痕,第一跖趾關節(jié)及趾間關節(jié)活動度減小,拇趾及2跖骨頭足底觸壓痛,可及胼胝增厚。
許主任在與其仔細溝通病情后,劉奶奶決定住院進行手術治療。
手術前足部外觀
術后只需自行步行訓練,可逐漸恢復正常行走
為了劉奶奶的晚年生活考慮,許主任與其團隊進行了細致的病例討論,提出多種手術方式,最終決定為劉奶奶進行“雙足第一跖趾關節(jié)、左足三四跖趾關節(jié)、右足第二趾間關節(jié)融臺+右足第二趾屈肌健轉位功能重建伸肌腱+第二跖骨截骨內(nèi)固定術”。之所以選擇此類手術,是因為其創(chuàng)傷更小、恢復更快、手術安全性高,還可縮短手術時間及術中出血量,更可縮短患者住院時間。
術后,在科室醫(yī)護人員的精心照料下,劉奶奶病情恢復滿意,臉上也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后期,只需自行進行功能性訓練,逐漸可恢復正常行走。
手術后足部外觀
(通訊員 許紅霞 宣傳科)
病情危急!患者肋骨骨折、血氣胸及多處骨折,胸外科微創(chuàng)技...
近日,一只寫著“醫(yī)德仁心”巨大蛋糕被送到了我院胸外科,引起患者及家屬的圍觀。原來是這里的一位患者恢復良好,即將出院,由衷感謝胸外科張世偉主任和徐自明、年福來醫(yī)生的高超治療及全體護士的悉心照料。
二十天前,患者老齊不幸被重物砸傷,導致嚴重肋骨骨折、血氣胸、腰椎骨折、股骨骨折,全身多處骨折令老齊胸悶、胸痛、氣喘不已,被送入我院急診后,醫(yī)生給予高流量輔助通氣,仍不能緩解。情況危急,胸外科張世偉主任立即為其置入胸腔閉式引流,癥狀總算得以緩解,隨后聯(lián)系創(chuàng)傷骨科進行了床邊行脛骨結節(jié)牽引,以減少患者痛苦和防止繼發(fā)性損傷。待老齊病情平穩(wěn)后,張世偉主任帶領團隊為其行“左側胸腔鏡下肋骨骨折切開復位內(nèi)固定術”,手術十分順利。與傳統(tǒng)的開胸手術相比,手術切口更小,病人需要承受的痛苦相對要小很多,且術后并發(fā)癥少、切口感染風險低。
術后,老齊因嚴重肋骨骨折及血氣胸,出現(xiàn)了肺不張癥狀,痰液不易排出,胸外科護士長張婷積極組織床位護士為其制定詳細的護理計劃,幫助患者鍛煉肺功能、促進排痰,一段時間后,老王的癥狀明顯緩解。
“來的時候動彈不得,想想都后怕!”患者家屬回憶起剛入院場景,感慨萬分“現(xiàn)在看見作為一家之主的他恢復得這么好,我們?nèi)叶己荛_心,是九院的醫(yī)護撐起了我們家庭的希望!”
“小久醫(yī)生”講科普。什么是肋骨骨折?肋骨骨折多是外傷性疾病,也有可能是腫瘤轉移導致的病理性骨折。主要是由直接或間接的暴力外傷作用于肋骨,而引起斷裂,導致肋骨的完整性和連續(xù)性中斷。約40%的胸外傷患者會有合并肋骨骨折,輕度肋骨骨折可保守治療,嚴重者需手術。
肋骨骨折主要癥狀。1、胸痛:肋骨骨折斷端刺激肋間神經(jīng),導致胸部疼痛,深呼吸、咳嗽以及體位改變時加重,甚至說話時也胸痛,被稱為“會呼吸的疼痛”。2、肺部感染:疼痛導致不敢咳痰,肺部炎癥。
專家提醒:當發(fā)生胸部外傷或胸部受到撞擊等情況后,患者突發(fā)胸痛并伴呼吸困難時,應及時送醫(yī)。(通訊員 年福來 宣傳科)
14頁/137篇
9
3
11
12
13
14
15
16
17
4
:
門診預約電話:0510-88706699
急診電話:0510-85881107(24小時)
醫(yī)院總機:0510-85867999 85811599
體檢中心:0510-85811605
地址:無錫市濱湖區(qū)梁溪路999號(小桃園)
本站內(nèi)容僅供健康參考,不作為診斷和醫(yī)療依據(jù)。
ICP備案號:蘇ICP備20044205號-1
蘇公網(wǎng)安備 32021102001051號
網(wǎng)站云防護:駿安檢測
微信服務號
微信訂閱號
抖音號
頁面版權:無錫市第九人民醫(yī)院 無錫市骨科醫(yī)院 蘇州大學附屬無錫九院